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22911557
钻石4C由GIA创立的标准,包括:颜色(Color)、净度(Clarity)、切工(Cut)和克拉重量(Carat)。
重量 ☆☆☆☆☆
10分=1克拉
30分及以下无价值
31分至1克拉有回收价值但不保值
50分到70分相对平衡
1克拉以上有收藏价值且有相对较高的回收价值
颜色 ☆☆☆☆☆
在白钻的价值体系中,越接近无色或说白色的钻石,价值越高
颜色等级从D至Z,H为中间色
H色之后的都有肉眼可见的偏黄
净度 ☆☆☆☆
净度分级(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,钻石内含物或表面特征):
FL(无瑕级):没有任何内含物或表面瑕疵;
IF(内无瑕级):内部没有任何内含物,而表面有微不足道的瑕疵,可借由磨光去除;
VVS1 / VVS2(极轻微内含级):钻石有极微细的瑕疵,即使专业鉴定师也很难看到;
VS1 / VS2(轻微内含级):钻石含有不易察觉的微小瑕疵;
SI1 / SI2(微内含级):钻石有可见的瑕疵;
I1 / I2 / I3(内含级):瑕疵非常明显,肉眼观察亦可看见,并且影响钻石的坚固度、透明度和闪亮度
瑕疵种类:
Chip(破损/裂痕):表面上的浅损口,特指在钻石切磨完成后才发生的损伤;
Cavity(空洞):钻石表面的晶体掉落或在切磨过程中所留下的坑洞;
Bruise(擦伤):向内部放射状的棉絮构造伤痕,一般伴随有裂纹区域;
Abrasion(磨损):刻面棱线上一系列极细微的小缺口
Scratch(划痕):表面细小白雾状线痕,多为钻石互相摩擦所致
Pinpoint(针点):很小的晶体,10倍放大下看似小点,绝大多数针点为白色;
Cloud(云状物):由紧聚的针点组成,聚集一起时呈雾白或粉状;
Feather(羽状物):泛指钻石内的任何羽状纹路
Included crystal(晶状体):包裹在钻石内部微小的矿物晶体
Needle(针状物):钻石内部所含的细长晶体。多为白色,部分为暗色
Pit(白点):在10倍放大镜下看似白点,实为非常细小的气孔。
切工 ☆☆☆☆
以圆形钻石为例
圆形钻石共有58个刻面(尖底也算一个刻面),包括:台面、风筝面、星刻面(又称三角面)、上腰面、下腰面、亭部主刻面、底小面(若底部为小尖则无此刻面)
圆形钻石公有3个部分:冠面、腰围和底部
切工的指标:
Cut Grade 切工:是否按照圆钻的既定比例范围进行切合
Polish 抛光:钻石刻面抛光纹是否明显,简单理解就是钻石表面的光滑度怎样
Symmetry对称性:整个钻石的圆度;冠部与亭部刻尖点是否对齐;刻面尖点是否尖锐;同种刻面大小是否一致;台面和腰部是否平行等
指标的等级:
**EXCELLENT(EX)完美:**几乎反射了所有进入的光线,约有3%的钻石能够达到;
VERY GOOD(VG)很好:反射出标准切工等级的光线,约有15%的钻石可以达到;
GOOD(G)好:反射了大部分进入钻使内部的光,约有35%的钻石可以达到;
FAIR(F)一般:也能反射光芒但表现一般,但较GOOD切工更差一些;
POOR(P)差:所有切工标准都没有达到,意味着切工非常差;
其他
证书 ☆☆☆☆
国际证书种类:
GIA(美国宝石学院出具)
HRD(比利时钻石高阶层会议联盟出具)
IGI(国际宝石学院出具,总部位于安特卫普)
国内证书:
NGTC(国检证书,由中国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管理中心出具,同时还有一些下属分支实验室出具的机构证书,如南京国检、深圳国检等,采用相同的检测标准)
省检证书(由中国个省级珠宝检测中心出具,目的是便捷于各省的珠宝产品的检测,较常见的有:广东省检、江苏省建、浙江省检等等)
**荧光 **☆☆☆
荧光等级:
None 无荧光
Faint 微荧光
Mediue 中荧光
Strong 强硬光
Very Strong 极强荧光
钻石腰码 ☆☆☆☆
腰码为证书上相应身份数字
证书日期 ☆☆
证书产品经加工到线下店成品至少需要2个月